龙陵蛮旦阿昌人的稻作文明

所属分类:

稻米起源


  夏至忙忙,点火栽秧。进入雨季,阿昌人渐渐忙碌起来,农田里处处晃动着他们的身影,农户加快步伐,赶时节,抢节令,阿昌人家掀起水稻移栽热潮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阿昌族的农耕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,从刀耕火种到人犁牛耕再到机械化的农业进程,阿昌人总结出了一些先进的农耕经验,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产量的增收。
龙陵蛮旦阿昌人的稻作文明
  三月田四月地,阳雀(杜鹃)提醒懵懂人。进入三月间,杜鹃啼叫提醒善忘的人该到播种的时节了,阿昌男人要考虑种田撒秧,女人种地栽玉米。阿昌人的农耕方式有着特有的文化,据66岁的石大爹介绍,从他幼年时就开始学习农田耕作,七八岁时给家里看牛,11岁就跟着大人学种田种地了,那时候,他还没有犁高,也扶不住犁,只好来铲埂子。父母在田间地头传授农业知识,他跟着父母学习耕种技术和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,如今他有着丰富的农耕经验。民国年间到合作化时期,“白章三”和“靠母稀”是当地居民常栽的水稻,一斤谷种可以得到12个秧子,现在新品种一斤谷种,可以得到70个秧子,主要讲究在稻谷品种和撒秧的方式。老品种发芽率低,加之以前缺少化肥,只能利用有机农家肥或用树叶掺杂在水田里用作肥料。用脚将树叶踩埋在秧田泥土里,使其充分发酵,改良土壤,埋上两天后开始耙,平秧田,待水清后再撒秧,这叫水秧。清明过后,阿昌族开始准备撒种育苗,小满前后10天要必须撒秧,出来的秧子才精神肥壮。据说撒秧的时候还不能乱讲话,即使有人跟你打招呼,也不能吭声,不然的话谷种会被鸟吃或秧苗被牛吃,破坏秧田。撒秧5天后,就会发出新的根系,满七天必须撤水、施底肥,若不撤水,谷种会飘在水面上,秧根没有扎在土里,一般是傍晚撤水,第二天早上秧根就会扎下土里一公分左右。随后渐渐发展成秧苗,培养成壮秧,新品种35天后才可薅秧移栽。
  牛耕方式需要两犁两耙,一般需要从外埂犁,使田平整,或者让内埂稍微低于外埂,利于蓄水积粮。第一次犁坂田,那几年没有化肥,十冬腊月,犁下早坂田,杂草经过寒霜的冰冻,农田土壤格外肥沃,如果草多则需要仺一道笩子。犁耙一道后,需要铲埂子、上埂子,用锄头铲除田埂上的杂草叫“铲埂子”,用稀泥去包埂叫“上埂子”。再犁耙一道后开始插秧,以前栽老品种每撮需用五六苗,一亩需要撒一箩谷种,收十四五箩,现在每撮只需栽一至二苗,一亩田两斤谷种,产量高达三十多箩。由于蛮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,栽秧时间多数在端午节后,具有栽得迟、收得早的特点。水稻移栽一般由阿昌妇女负责,农田多,种植面积大,寨邻寨内相互帮忙,互相换工,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局面。栽种的方法讲究合理密植,一行对一行,有诗云:“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。六根清静方为道,后退原来是向前”。反应出农夫在稻田里伏背插秧,心无旁骛,没有杂念,眼前只有倒映水中的蓝天白云和手中的秧苗,边插秧边后退,悠悠然退到田边时,眼前收获的是一片葱绿。也有当地谚语:“栽秧栽头水秧,做的凶,吃的松;栽秧在尾水秧,做的松,吃的凶”。做田伊始,人精力旺盛,干起活来十分带劲,吃的不多,越到后期人体疲劳,干的松散,吃的很多,体现出人们农田耕作时疲劳的生活状态。
  做好田,栽好秧,栽三分,管七分。水稻移栽完后,水、水口、田头田尾、内埂外埂、田内还要勤加管理,一年的收成才有希望。清沟引水,蓄水浸田,薅苗捆秧、犁田耙地,栽秧插苗,整个过程、每个环节都需要精耕细作,如何让稻谷肥壮,如何让粮食增产,都有着一定的方法和道理,蕴含着阿昌族特有的稻作文明和农耕文化。
  稻田耕作一头牛,阿昌汉子左手挥扬鞭,右手扶犁头,催促耕牛吆喝着,翻卷的新泥,在农田里来来回回,翻来覆去,与水融成泥浪,挥起锄头,铲除所有的败草,挖一锄粘泥垄起新埂,蓄水积粮。在朦胧的雨幕里,阿昌妇女卷起裤筒,挽起衣袖,头戴斗笠,身披雨衣,插着秧苗,一株一株,种下粮食,播下希望。日落西山,夕阳分红,站立沟头,俯瞰层层梯田,一轮红日,染红一坝田,落日、大山、耕牛,还有挺立在田埂上的犁,映于田水中,水天一色,人间山水美景,如诗如画。拖拉机、田园、耕牛、村庄、农妇、山泉,最后才发现,原来,有个家,守着一园宁静的田,是多么的好……
  时代在变,文明的脚步在加快。现在人们利用农耕机器,机械化生产,以先辈的农耕经验为基础,引进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科学的作稻技术,结合现代农耕方式,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,不断促进粮食增产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,使种出来的水稻清甜可口,口味极佳,过剩的粮食还可用作酿酒,阿昌族的土锅米酒香醇清冽,在当地深受群众青睐。勤劳质朴的阿昌人利用农业知识和长期积累的农耕经验,用双手耕耘出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
相关新闻